13.黄海苦旱民难存(1/ 2)
背着一百斤如意天宝丸的洪大守走什么路回铁山最方便呢?
参考朝鲜八道多山多丘陵的自然环境,以及八道被黄海、日本海所包围,似乎从汉阳回铁山最好的办法是坐船走汉水,进入黄海,直抵边关重镇义州。
然后在义州下船,往南走上几十里路就能回到铁山,全程几乎不用步行,只要在中途出了汉水换一趟船就好了。
而此时朝鲜的绝大多数道路都是所谓的夯土路,连接着八道的驿路虽然存在,可那个路况。唉,实在是无法恭维。
和洪大守以前的认知完全一样,即使是汉阳左近的官道,也和乡间的泥巴路毫无区别。如今又落了雪,走的人还多。雪根本没存多少就被踩踏,化在污泥里。
普通的草鞋走在这种路上,噗呲下去一脚,直接淹到你的脚脖子。还没几步,脚上的草鞋就糟烂的无法继续穿着了。即使是厚木底的靴子,在这种路上也难以行路。
那么洪大守应该去坐船吗?不考虑连人带货可能超过一两的川资,只说方便前进和路途顺畅呢?
洪大守绝对选择走陆路!
第一,如今是冬季,自西伯利亚高原吹来的滚滚北风严重影响了自汉阳向北行驶的船只的航行。甚至绝大多数船家是不会在这个季节往北开的,风太大,怕翻了一船人都死在黄海里。
第二,路况奇好。这就有人问了,之前还说朝鲜八道的驿路极烂无比,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路了,如今怎么又说路况奇好?
原因很简单嘛,路也分好路坏路的嘛。全朝鲜唯一一条“高速路”就正好是从汉阳到义州的,和洪大守回家的路线完全一致。
这条路就是朝鲜使团从汉阳出发去往中国的朝贡大道,也是中国爸爸前来册封朝鲜时,中国使团需要通行的道路。
之所以称之为“高速路”,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据《燕行录》的记载,全员超过三百人,拖着贡品财物的驮马二百匹的庞大使节团,最巅峰的时候一天能走一百三十里,普通也能走七十里。【注1】
匀速三十五公里每天,高速六十五公里每天,在不借助任何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人马数百的臃肿使节团能走这么快,已经够好的了。
自然,能走这么快,也是因为这几乎算是朝鲜唯一一条认真维护,用心经营的道路。
洪大守根本不怕迷路,因为只有这一条好路,顺着走就能到铁山。而且由于朝鲜往中国去的使节团实在太多,沿途由此还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集镇,极为方便住宿旅行。
有句调侃的话,十八十九世纪一个合格的朝鲜外交官,不是在中国,就是在去中国的路上。
反正这条路上,一年最少要走四拨使节团(正旦、皇帝生辰、皇后生辰、太后生辰),多的时候可能要走七八拨人,清明端午中秋三节,皇帝大婚,等等,都是遣使的日子。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