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君子之交(1/ 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能让韩皓如此郑重等候,来人正是从京城到虎山挂职副书记的胡一鸣。作为从京城下来的学者,他的视野能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韩皓也邀请了他好几次来华夏厂看看。
这次胡一鸣是以私人身份而来,提出要对华夏厂调研一番,看看其成长轨迹如何。现在乡镇企业发展再次被中央重视,他想找几个样本好好调研。华夏厂在虎山县算是一大奇迹,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就突破了成长壁垒,抓住机遇飞速发展成为虎山的龙头企业之一。
韩皓带着他详细参观了整个华夏厂,并回答了一些比较隐秘的问题,例如华夏厂是如何拿到第一桶金,同时把自己一手打造华夏厂的过程说了一遍。
“能破釜沉舟瞄准机遇下注,还能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尤其是你所说的借东风筹粮草,这些机会都可遇不可求。中国现在面临大发展大机遇时代,你可真是赶上了好日子。要是早几年,说不定你会被以投机倒把罪投入监狱。
1989年时国家曾经对冰箱行业有过一次大整顿,所有没有上定点生产目录的厂家都一律被要求停产关厂。浙海省当初上百家冰箱厂最后只剩下不到20家,活下来的大多数还是想方设法挂靠定点厂目录名下才存活下来。当时还刮起了一阵风,许多像你这样的乡镇企业家要不把自己的企业无偿捐给国家和集体,要不就是寻找集体挂靠主动戴上‘红帽子’。就因为出现了民营企业挖国有企业墙角的说法,国家为此进行了专项打击行动,导致乡镇企业家对国家未来的政策深感迷茫害怕。所以在中国办企业,你除了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政策风险是跨不过去的红线。
这一次你能够兼并别的工厂挤入目录,从长远发展看属于重大的战略投资,这步棋下得很妙。
你知道为何钱江厂一直没能自主研发出发动机项目吗?为何这样的大国企一直没能像你的工厂一样灵活多变适应市场?”
胡一鸣果然看问题高度不一样,韩皓跟在他身后学到不少东西。面对胡一鸣的提问,韩皓想了一下回答道。
“厂领导的执行力不够,投入的资源也不足。”
“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存在着根源关系就是国家对国企的管理定位一直认识不清,直到现在中央还在探索如何管理中国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
一直以来,像钱江厂这样国企赚取的利润基本全部都要上交国家,厂里只留下维持正常运转资金。利润都上交了,想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打报告上去走流程,往往企业没有足够资金积累进行下一步的研发。我们国家最知名的轿车品牌红旗在1984年的时候停产,另一个品牌沪江牌轿车也在1991年落幕。在50年代开始,他们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一流水准的汽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过去到80、90年代,这两大品牌轿车的生产技术一直没有太大改进,很可惜被市场淘汰了。
直到近几年,国家才放开对国企犹如婆婆般的控制,允许企业截留发展资金,但它们在发展方向、人事任免、企业自主、财务自由等方面依旧被政府无形的手操控着。
从放权到联营,再从联营到承包,又从承包到合资,最后来到合资、股份制改造并存,我们国家对国企进行了许多次探索,现在依旧还在路上。
所以,我才说你身处在一个幸运的年代。国企拖着沉重的身躯在转型,外资企业还在国门外小心张望,民营经济处于两大巨头存留的空隙中自由发展。就好比你正好利用了国企和外企的资源,站在它们的肩膀上一飞冲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皓想不到小小一个问题,胡一鸣居然能解读出如此局面。他想了想,华夏厂的人才是从国企而来,技术也是来自仿制的本田技术,胡一鸣说得很透彻,自己就是站在它们的肩膀上成长起来。
陪着胡一鸣在厂区闲逛,他还随意拦住几位工厂员工跟他们简单聊聊情况,看上去就是一位认真做研究的学者。
“虽然华夏厂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国内研发方面有某一领域走在前面。但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发展潜力,你们跟嘉陵、建设大集团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我来之前查过资料,发现今年半年时间嘉陵、建设集团的整车销量就已经突破了40万辆,全年有望向80万台冲击。我看你们整车设计生产线才10万台,今年就算及时投产,估计产量也就几千台。所以你时刻要保持脑子清醒,无论干什么都最忌头脑发热,你自己多多把握尺度。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