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文章妙啊!二更!【求收藏哦!】(1/ 2)
关于举人的相关考试,内容还是很多的。
没两把刷子过来连题目都看不懂。
此刻。
陈峰进入考试状态。
一共分为三场考试,有三天的时间让考生做题。
内容有五言八韵诗词一首,策问题目,经史,时务,还包括四书五经内容,诗赋,策论,经文篇幅。
除了三场考试之外还有复试。
第一场是关于诗词,要五言八韵,还有策论四篇。
第一首诗词对于陈峰来说不难,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却也不能马虎对答。
对答过程中会引用典故,但也不能随便用,其中还有经义文章等等。
总之想要写得好,其中思路不能单一,完全是别人的论点,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最主要得符合考官的思想。
这个是重点。
陈峰打听到这次主考官是曾布,此人身居高位,受到宋徽宗宠信,而且是王安石一派,主张变法的新党系。
陈峰对曾布有一些了解。他以前看过很多历史。
曾布十三岁时父亲去世,跟随兄长曾巩学习,得到了王安石和韩维的推荐,曾布得以上书言政,得到宋神宗的重视并被重用,在王安石变法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在市易法的争论中,曾布被认为阻挠了新法而贬谪出外,在外地多方奔波为官。
宋神宗驾崩后,高太后垂帘,旧党执政,曾布又因坚持不变役法而未进入权利中心。
直至宋哲宗亲政后才得到重用,重新开展变法事业,被任命为枢密使,但又与同为新党的章惇爆发矛盾。
端王赵佶继位后,章惇因反对被贬谪。
曾布被徽宗任命为右仆射,并排挤掉了作为左仆射的韩忠彦,又和新任左仆射蔡京爆发矛盾,被一再贬谪,最终死于润州,终年七十二岁。
死后追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号文肃。
可以说,曾布是王安石的坚定变法者。
还在前些年拥戴了宋徽宗上位。
如今曾布官职右仆射,乃是朝堂宋徽宗的左膀右臂,权利很大。
最近南府受水灾,曾布便过来这边主持科举,顺带安民心,以免出什么乱子,刚好他老家在这一块,所以就定在清河县担任主考官。
很快,试卷发在每个考生面前,每个人都很紧张。
题目是十世可知也?
此题目来源于孔子。
曾经子张问孔子说:“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
孔子回答道:“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由谁来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就是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大致意思是后面的制度大都是上面传承下来的,但你如果按照这个题目去说,很容易将自己说成不支持变法,变革的一派。
而这个制度,你也不能随便乱写,若是对其指指点点,搞不好会被当成乱党关起来。
这时候别说什么高中,弄不好小命都得交代了。
但是孔子也并非是坚定不变的一派人,他其实并不反对变革。
但这终究是口头上的,内心如何想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一道题目,陈峰在想到曾布就是支持变革的一派。
如果这时候你写一篇保守的文章,即便你写的天花乱坠,妙笔生花,落在主考官眼中也是刺一样。不可能有成绩。
所以陈峰知道怎么写了。
文章要写好,中心思想是支持变法,但也不能写的过于张扬,写法要隐晦。
因为写出不好的东西,很有可能危害自己的性命,所以一定要严谨,思虑再三。
而陈峰脑海中有很多文章,思维一番,便有了主意,他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直接搬到试卷中。
大致意思是,赞扬年轻人敢于创新,有改革的进取精神,蕴意了希望家国强大,繁荣昌盛的伟岸精神。
当然,还需要将文字改变一番。
首先是支持,以此论点上在进行侧写,既不张扬,过于夸张,也蕴含了其中的改革之意。
而这篇文章,就是少年钟国说。
陈峰写了好一会儿,看到试卷上黑压压的清晰字体,又仔细翻阅四五遍,确定没问题后才松了一口气。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