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朕穷朕任性!(1/ 2)
为什么刘策很倒霉?
你说他解释清楚了不就行了?
那你就是你想多了,你并不了解人心。
人们并不想知道真相是什么,人们只愿意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
你解释得再多,别人也不会相信。
所以,要保住刘策,就必须冷处理。
他只能在监狱里先待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什么事都好办。
而接下来呢?
接下来开始算账了。
因为接下来有一大笔钱要花出去。
犒赏!
按照之前的承诺,建奴滚蛋后,每人先给20两的赏银!
辽东军是边军中军饷最高的,一个人一个月1.4两,其他边军也才不过1两左右。
现在皇帝这个赏银,已经足够大方了。
别看这一段时间崇祯坐在皇宫里似乎啥事都不干,这银子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为何皇太极比历史上提前出关了?
因为广渠门和左安门被关宁军打败后,其他明军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这些都是因为有钱发!
当然,矛盾也是随之来了,这是后话。
十万大军,犒赏总额200万(约13亿元)!
还没完,死了2万人,每人50两抚恤,抚恤金达到100万两(约6.5亿元)!
还没完,还有额外加赏的。
祖大寿、赵率教、王承胤,各赏赐1000两(65万元)!
袁崇焕赏银10000两(650万元)!
满桂、侯世禄因败仗,无赏,不罚,但有受伤的抚恤金。
尤世威、杨国栋,各赏100两(65000元)。
耿如杞和张世功各赏100两(65000元)。
就此,总共300.84万。
另外又赏赐过关宁军18万两。
一共就是318.84万两。
比预算的200万两朝了118.84万两。
崇祯抄家一共得了多少银子?
538万两!
现在这赏银要不要发?
要!
并且要立刻发!
这事就由军事委员会来发,以发放犒赏的名义,在军事委员会下专门成立军政院,来执行犒赏的发放。
事后就不解散这个部门了,将军队的军饷发放从兵部转移过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这个时代的兵部这些文官,已经烂到根子了。
军政院的官员让孙老头来任命。
孙老头这个人有三个特点:一是战略能力强,战术执行会弱一点;二是看人比较准,可能和之前当老师有关系;三是为人非常正。
这件事让他去办,也可以提高他的威信。
军事委员会慢慢地开始从兵部蚕食他们的军政大权,以后兵部就做后勤就可以了。
当然,这事得一步步来,急不得。
但这一次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而且趁着这个机会,在军事委员会下,再设立一个军政监察机构,叫军督院。
以后的定位就是专门监察军政,等时机到了就立军事法院和督察队!
这个机构的人就不能都让孙老头来任命了,不能啥事都给他,总得来个制衡的。
交给李邦华,他对整顿军政兴致非常高,而且不怕得罪人,就让他来整这些好了。
这个钱提报都没有让兵部来,而是军事委员会来做的,提报上来,先到内阁。
内阁写了一大堆的建议,什么不建议给这么多钱,国库紧张之类的话。
纯粹扯淡,皇帝吹出去的牛,装出去的逼,岂能收回来?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