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卧龙传承(1/ 2)
“话说当年诸葛亮五丈原施法续命,点燃九九八十一盏长命灯,只要八十一盏长命灯能保持七日不灭,便能续命百年,只是在最后一天,魏延突来闯入营帐,吹灭了一盏长命灯,诸葛亮盘坐中央一口鲜血喷出而亡!”
人群爆发出一阵吁唏,站在诸葛庐前,听着导游介绍有关诸葛亮生前的传奇故事,众人不禁再次感叹天妒英杰,大骂魏延。
倒是人群中的一位清秀青年男子脸上露出一丝的不以为然,他是NC大学的一位历史系大四**,对于诸葛亮的事迹本就了解的很详细,不说续命之说的荒诞,就这导游的介绍也是错乱百出。
五丈原上,诸葛亮仰观天文,大惊,天上三台星,客星倍明,主星幽暗,自知命在旦夕。告之姜维:吾素谙祈禳之术,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主灯不灭,吾可增寿一纪;如灯灭,吾必死也。
这是小说中关于诸葛亮续命的描写,所以青年男子才嘲笑导游的胡扯,七七之数硬是被他说成了八十一盏,而小说中提到,司马懿观天象,知诸葛病重,举兵试探,魏延惊慌闯入帐内,竟将主灯扑灭,诸葛弃剑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其后,诸葛安排后事,仍与司马懿斗智斗勇,这才死去。
“不过,诸葛亮续命本就是小说之言,这导游所言同样是荒诞之谈,又有何不同!”
秦宇自嘲,他这次纯粹是出来散心的,纠结这些干嘛。当下收拾好心绪,随着人群踏入了诸葛庐内。
诸葛庐占地约12万平方米,殿堂楼阁155间,牌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分布两侧的建筑分别有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读书台等。
内里有大量的匾额,碑碣保留着古今中外名人的佳句名篇,岳飞书《前出师表》,明朝李东阳《重修诸葛武侯祠记》都受后世文人书法爱好推崇。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秦宇观摩着历代名人的诗篇文章,不禁感叹,也许正是因为诸葛亮怀着满腔遗憾病逝,才使得罗贯中先生会写下五丈原诸葛亮续命之言吧。
沿途一路欣赏这些名人的书法,秦宇不知不觉到了碑碣深处,此处水声流淌,一座凉亭矗立,亭中一位白发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子煮茶交谈。
“越文,你看这青年的面相可有什么见解!”
白发老者瞧见秦宇的身影,轻声询问对面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听闻,双眼端凝了一会,略微沉思,才道:
“任老,此人面相平庸,无高低起伏,一辈子注定平凡渡过,其面色与黑,鼻尖鸾红,心有纠结,想必在情感上有什么不顺之事。”
两人的谈话,秦宇未能听见,不然的话他一定会惊呼出声,中年男子的前半句是否为真不可验证,但是后半句却是丝毫不错。
这次出来旅游,正是因为感情之事,心烦意燥,才决定散散心。
“哈哈,越文,你这相术是越来越成熟了,要不了多久就要超过我喽!”
“任老夸奖了,越文学浅,还请您指点一二,看是否有谬!”
在这位老者面前,中年男子不敢托大,恭敬出声。
白发老者睿智的双眸扫视了秦宇一眼,问道:
“越文,面相之术的总纲之句你还记得不?”
“人不可貌相!”
“是啊,人不可貌相,这句古来谚语,更是我相术一脉的总纲,可既然人不可貌相,又何来相术一说,岂不自相矛盾?”
“越文认为所谓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一个人不能凭借相貌美丑来判断,历史记载:黄帝威严像龙,帝荛的眉生八色,帝舜的眼睛有双瞳仁,周文王有四个乳,大禹的耳朵有三个大窟窿,周公的背生得是弯的,孔子的头顶中间凹陷。这些上古圣人相貌奇特,甚至有的丑陋不堪,但是皆受后世万人敬仰。”
中年男子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人不可貌相,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外貌丑陋来判定一个人的贵贱安危,吉凶祸福。”
“不错,你说的这些正是相术一脉的前辈想要告诫我们后人的,只不过你还是少说了一点。”
老者抚须而道:“明**未成事之前,只是一位乞丐,面相凸瘦,患过天花而不死,满脸麻坑,与一般乞丐无二。直至其起兵伐元,日益瘦长,额骨突出,到成就帝王之位时,地阁(下巴)雄奇,远超常人,被后人称为帝王之相!”
“人之相貌并不是一成不变,受后天因素影响,因缘机遇之下,相貌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祖师以“人不可貌相”告诫我们相术一脉,可相人,却不可相命!”
老者又一指秦宇,说道:“命运之说本就玄之又玄,你看这青年,看似相貌不扬,但你再仔细观察他的辅骨。”
“此人辅骨无奇,并没有红明莹润的迹象,反倒昏沉晦涩,这是诸事不顺之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